当前我省冬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返青,为进一步落实全省春耕春管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小麦精细精准管理,夯实夏粮丰收基础,3月7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举办了“2025年河北省冬小麦春管技术网络培训班”,邀请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董航宇高级工程师、中国农业大学王志敏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云慧研究员三位专家从气候条件、麦田科学分类管理、病虫草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授课。
专家全面分析了我省小麦越冬至返青期的气象条件和苗情基础,对春季降温降水过程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培训强调,本年度小麦春管要突出“控旺、促弱、稳壮,应变、防灾、增效”的技术主线,密切关注苗情墒情变化,因墒灌溉、因苗施策,调控群体、培壮个体,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快苗情转化升级。
省农技总站要求全省农技系统下阶段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精准掌握苗情墒情动态。充分发挥技术系统优势,关注重点生育期和特殊天气过程,及时开展田间调查与技术会商,科学研判生长形势和潜在风险,分区域、分时段制定针对性技术建议,通过技术措施的确定性来应对气象等因素的不确定性。
二是精心组织技术培训。各市县农技部门要分层级、分区域、分专题适时开展技术培训,重点面向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和一般农户,内容要突出本地区生产特点,落实落细肥水调控、病虫防控、防灾减灾等技术措施。
三是精细开展技术指导。创新农技服务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明白纸、喜闻乐见的技术短视频等形式,突出短、平、快,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转发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快速掀起全省小麦春管热潮。
四是切实抓好防灾减灾。省市县三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强化与气象部门的对接,加强防范预警,细化应对预案,及时发布防灾减灾技术建议,确保小灾不减产、大灾少减产。
截至目前,各级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种植户等通过网络直播与录播累计观看培训视频达52.6万人次,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