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6日 星期三 明日 大寒
高级搜索

河北平山县:红色老区的乡村新风景

来源: 平山县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5-5-29 14:54:30

河北省平山县是“西柏坡精神”发祥地,党中央“进京赶考”出发地。近年来,平山县坚持党建引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分层分类,绘就了村美、民富、业兴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打造了革命老区“平山样板”。

一盘棋融合资源

“这里民宿体验真不错,咱们这趟没白来,钱花得真值。”在温塘镇温塘村,几名在农历小年这天从北京慕名而来的年轻游客边走边聊,这次来,他们包圆了村里的“欢喜”“自在”两个民宿院子。

近年来,到温塘村休闲旅游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游客不仅可以在农文旅休闲美食街吃具有当地特色的“烤全羊”,还能体验在泡泡塘休闲小镇泡温泉的舒爽、惬意。

几年前,尽管有着优越的温泉资源,但游客“引不进,留不住”,温塘村的旅游业步履艰难。2019年,借势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建设,温塘村发展温泉康养,建设高端民宿、农文旅美食街、泡泡塘休闲小镇、星光露营基地、露天汽车电影院等项目,极大丰富了业态,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2024年,温塘村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村党支部书记赵小虎说 :“业态丰富是我们村产业发展的支柱,连村道路、公共设施、村庄绿化美化等和美乡村建设则是基础。比如以平山县一号公路建设为依托打造的温塘河沿线景观带,就是我们村吸引游客的重要‘风景线’”。

近年来,温塘村先后承办了石家庄市第一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篮球赛、石家庄市诗词协会温塘采风等活动,平山县夜经济启动仪式暨温塘烧烤节、温塘国际电音节、“五一”桃花浴文化节等也相继在温塘村举办。2024年,温塘村全年新增经营主体60多家, 各类经营主体达到350家,全村550户,户均增收8000元。

在推进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建设中,平山县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县域内滹沱河沿线乡镇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点、产业发展特色及乡村治理概况,制定了《平山县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行动方案》,按照“干净整洁、美丽宜居、和美共富”三个层级,完成12个乡镇117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明确路网、管网、林网、水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建设时序,三年压茬推进,全面提升建设水平。

——岗南镇李家庄村进行了道路硬化,铺设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处理终端和中水池,对入村道路、街道两侧、主要节点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发展观光农业、休闲运动和美食业态,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西柏坡镇南庄村依托中组部旧址和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结合村庄历史和发展定位,对村庄风貌进行整体规划,实施了管网入地工程,铺设了柏油路、环湖路,街旁随处可见小游园、小公园、景观台,被评为石家庄市乡村旅游重点村;

——平山镇西水碾村按照“养老养生、观光采摘、休闲娱乐、科普体验”的定位,高标准建设樱花、玉兰、海棠等6条景观大道,以及果品、花卉、传统文化等20条特色小街巷,硬化道路4.4 万平方米,绘制2000多平方米的传统美德文化墙。

2023年、2024年两年,平山县共投入资金3755.95万元,同时撬动社会资金5000余万元投入到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建设中。平山县副县长郝春艳说:“强化资金保障的同时,平山县还把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打造革命老区乡村建设的典范样板。”

一体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入冬后,从县城教师岗位退休的封翠书回到了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自家干净宽敞的农家小院。现年79岁的她过去冬天不回村,原因主要是老家的厕所一到冬天就被冻住,不能用。现在,家里抽水马桶和水箱上缠绕着伴热带,还加裹了保温棉,用起来和在县城没有区别。北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封红卷介绍,该村户厕安装“伴热带+保温层”的钱,都由县里统一支付。

为破解山区厕所防冻问题,平山县探索了“伴热带+保温层”“碳晶板”等防冻模式,因耗电量低、防冻效果好,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近年来,平山县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以厕所改造、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美丽庭院创建等为重点推进乡村建设,既大大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便利性、舒适性,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2023年5月,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 场会在滹沱河沿岸的西柏坡镇召开。

在平山县,厕所改造、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等工作,是同步推进、统筹谋划的。结合改厕,平山县综合考虑区位条件、村庄聚集度、污水产生量等因素,有效管控生活污水,滹沱河沿岸117 个村中,南文都村等12个村建设了小型污水处理终端,北庄村等 16个村并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89个村采取分散式治理模式,生活污水全部资源化利用。同时,对黑臭水体加大常态化排查,确保动态清零。

以平山县营里乡东七里河村为例。该村聚焦山区农村道路狭窄、污水无处排放等问题,同步实施厕所改造、农村污水及饮用水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一揽子工程,铺设“饮用水+污水管网”,通过“户内生活杂排水收集消纳+抽粪车转运至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模式,村民对户内生活杂排水进行收集消纳,房前屋后浇花种菜,粪污通过抽粪车运到粪污处理中心进行收集处理,全部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目前,滹沱河沿岸117个村生活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实现了“日产日清”。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组建队伍专人负责村庄环境卫生,保持村庄环境整洁、有序、舒适。

长效长治两手抓

在平山县下槐镇南文都村村道上,一名身穿橙色马甲的保洁员拿着扫帚,细心地清扫着沿路垃圾并清理路旁杂草,他就是村里刚刚聘用的保洁员范国军。他说:“村里和我签了用工合同,还给上了保险,每月有800元的收入,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现在村里保洁员,一般会优先从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里聘用。村里负责划分清扫区域,乡里专人巡查,保洁员干起活来积极性特别高,村庄环境也越来越整洁。”该村党支部书记范召军介绍。

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如何巩固?平山县在后期管护、生态保护上发力,健全管理机制,让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建设从“一时美”到“时时美”。

后期管护上,平山县制定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县乡村三级网格化责任,按照“权属清晰、分级管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护责任,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管护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垃圾清理清运,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乡亲们,大家好!美化家园、人人有责:乡村振兴、家家受益……”每天,平山镇各村的大喇叭一大早便响起来。“通过一系列宣传措施,增强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镇工作人员张骥说,镇里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凝聚了广泛合力,“干部干、群众看”已转变为“干群一起干”的良好局面。

生态保护上,平山县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政策,改造提升各类养殖厂12家,全面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厂粪污处理设备配备率100%。

回舍镇南北水村的秸秆发酵车间,年可消耗畜禽粪便8万余吨、秸秆等废弃物2万余吨,生产有机肥5万余吨,探索了一条适合山区农业大县的循环农业模式。东王坡乡的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基地,引入生物菌种,经过快速发酵、腐熟、除臭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后,制造出的生物有机肥,可以为紫花苜蓿草提供营养。加工调制后的紫花苜蓿草再喂给肉牛和肉羊, 实现了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如今,平山县秸秆利用率、农膜回收率达到98%、90%以上。良好的生态,让“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鸟中大熊猫”黑鹳等30多种野生保护鸟类在滹沱河聚集繁衍。

联系我们 |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制作: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
冀ICP备06019716号-5 | 网站标识码:130000003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7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