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给高素质农民培育上开班第一课,是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一项制度。保定市农业农村局依托行政第一课,加强对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指导与监管,通过讲政治、讲历史、讲形势,帮助农民学员念好“政策经”,引导他们以更加开放理性的思维考量党的政策举措,更加坚定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全面增强作为“中国新农人”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一是宣讲理论政策。通过行政第一课,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农业农村领域改革的政策和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向广大农民学员进行集中宣讲。实践中,注重加强同当地政策宣讲团沟通,加强与乡村振兴领域高校专家联系,确保取得“真经”。宣讲中,突出政治性、现实性、创新性,不断提高宣讲的准确性、说服力、带动力,切实把正把稳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方向盘”。
二是助力粮食安全。保定市是粮食主产区,高素质农民培育以守护粮食安全为核心,以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综合素质素养提升为重点。行政第一课列入综合素养课范畴,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农民学员构成,多以案例、故事引入阐释形势、政策、措施。特别是围绕服务粮油稳产保供,保定市以粮食安全为切入点,制作行政第一课《粮食战争与粮食安全》,引起广大农村学员强烈共鸣,切实铸好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硬底盘”。
三是发挥示范作用。将行政第一课的课堂作为展示农业农村领域改革成效的讲台,作为广大农民学员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功课的考场。将第一课首先讲成形象课、动员课,以新时期行政机关人员的面貌作风、业务能力,深刻影响并带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将行政第一课讲成品牌课、口碑课,让学员们看到主管部门是真正下了功夫,亮起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车头灯”。
四是履行管理职责。行政第一课既要讲好课,更做好培训期间学员管理与服务。结合教育培训系统填报,全面了解培训班学员构成、出勤情况、教材质量、后勤保障等情况,通过与班主任、指导员、学员们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助力培训班取得实效,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走进提质增效“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