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农厅办发〔2020〕114号
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农业农村局:
为加强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科学评价轮作休耕成效,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20〕8号)和《河北省2020年度耕地季节性休耕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冀农财发〔2019〕21号附件2-25)、《河北省2020年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冀农财发〔2019〕21号附件2-26)要求,研究编制了《河北省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方案(2020年度)》,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联系人: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李亚 0311-66650613
电子邮箱:hebeitufeizhan@126.com。
附件:河北省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方案(2020年度)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0年8月5日
附件
河北省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方案
(2020年度)
根据《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关于做好2020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耕地监评函〔2020〕63号)要求,为做好全省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科学布设监测网点,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坚持定点持续监测,科学系统评价耕地质量等级,掌握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为科学评估试点成效、建立合理的绿色种植制度提供依据。一是定点监测。综合考虑土壤类型、耕地地力、管理水平以及轮作休耕模式等因素,在轮作休耕试点区域和非轮作休耕区域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保持监测点固定不变,持续监测。二是规范监测。按照《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 1119)和《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统一调查、采样、检测、监测与评价方法标准,确保耕地质量监测评价规范实施。三是对照监测。将轮作休耕区域的耕地质量变化情况,与区域外的耕地质量进行对比,科学评价轮作休耕的效果。
二、重点工作
在轮作试点区域的张家口、承德、唐山等3个市9个试点县组织实施轮作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在季节性休耕试点区域的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市39个试点县(市、区)组织实施季节性休耕耕地监测评价。监测任务见附表1。
(一)明确监测任务。重点对轮作休耕试点区域三种技术模式进行监测,并与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对照监测。一是轮作试点区域的张家口市、承德市,对实行马铃薯与春小麦或玉米、胡麻、莜麦、荞麦、杂粮杂豆等年际间轮作的耕地进行监测,与之对照监测的是连年种植马铃薯的传统种植制度耕地。二是轮作试点区域的唐山市,对实行玉米与花生轮作的耕地进行监测,与之对照监测的是花生不参与轮作,只种植玉米或小麦的耕地。三是季节性休耕试点区域的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市,对实行只种植一季雨热同季的玉米或高粱、谷子等杂粮杂豆一年一熟的耕地进行监测,与之对照监测的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耕地。
(二)科学布设监测网点。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省下达的监测任务,在已确定的轮作休耕试点区域内,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耕地质量、管理水平、轮作休耕技术模式等因素,在现有监测点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监测点。同时,在与试点区域条件相同且区域相近的非轮作休耕耕地上设置对照点。监测点和对照监测点一经确定,原则上保持3年固定不动。县轮作休耕项目实施区域发生变化,现有监测点将不在实施区域的,按照轮作休耕补助标准补助农户,继续开展轮作休耕试验并监测评价。轮作休耕监测点确需变动的,要按照设点原则重新布设监测点,重新开展初始监测。变动信息9月20日前报省耕地质量中心备案。
(三)持续开展监测工作。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资源利用、生态恢复等为监测重点,组织试点县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信息调查、土样采集、样品测试和数据上报等工作。新建监测点应开展初始监测(见附表2),并按照所在区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评价该监测点位耕地质量等级。全部监测点开展年度监测,调查记录2020年度(2019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至2020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监测点作物栽培、水肥管理、作物产量及区域性特征监测指标,填写轮作休耕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记载表(见附表3、4)。秋季作物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开展样品检测(检测方法见附表5)。县级负责检测耕层厚度、容重、土壤紧实度3个指标,将采集到的1公斤土壤样品(鲜样)10月20日前交省指定化验室统一检测其他指标。市级指导县级将监测数据信息于2020年底前通过部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上传。
(四)按时编制监测报告。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在轮作休耕耕地质量监测点建立初期,根据县域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结果和初始监测信息,编制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起始年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报告。在试点期间,根据每年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试点区与对照区不同年度间耕地质量差异、资源利用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编制年度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报告。试点工作结束后,对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价试点成效,编制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专项监测评价报告。报告需在2021年2月底前完成,以市级耕地质量监测保护机构正式文件形式报送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各地要高度重视轮作休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分管领导和承担单位,加强统筹协调,把任务逐级分解,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明确时间节点,抓好工作调度,按时汇总上报监测数据和报告。
(二)加强技术指导。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联合部耕地质量中心优选确定的监测评价工作技术依托单位,指导协助相关市、县开展监测评价和取土化验工作。各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加强监测技术培训,关键季节要开展巡回田间指导,调查环节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减少取样、检测误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三)加强成果应用。要将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结果作为评估试点实施成效的重要依据,为继续实施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支撑。针对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措施建议,改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附表:1. 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任务分解表
2.轮作休耕耕地质量监测点初始监测记载表
3.轮作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记载表
4.休耕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记载表
5.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析方法及技术要求
附表1
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任务分解表
实施区域 | 县(市、区) | 监测点数量及编号 | 对照监测点数量及编号 |
全省合计 | 8个市48个县 | 150 | 62 |
轮作区域 | 轮作区合计 | 50 | 20 |
张家口小计 | 10,按原编号执行 | 6,按原编号执行 | |
康保县 | 3 | 2 | |
沽源县 | 4 | 2 | |
张北县 | 3 | 2 | |
承德市小计 | 16 | 6 | |
围场县 | 10,AS131101- AS131110 | 4, AD131101- AD131104 | |
丰宁县 | 6,AS131201- AS131206 | 2,AD131201- AD131202 | |
唐山市小计 | 24 | 8 | |
滦南市 | 7,AS132101- AS132107 | 2,AD132101- AD132102 | |
滦州市 | 7,AS132201- AS132207 | 2,AD132201- AD132202 | |
迁安市 | 5,AS132301- AS132305 | 2,AD132301- AD132302 | |
遵化市 | 5,AS132401- AS132405 | 2,AD132401- AD132402 | |
季节性休耕区域 | 休耕区合计 | 100,按原编号执行 | 42,按原编号执行 |
廊坊市小计 | 7 | 4 | |
霸州市 | 1 | 1 | |
大城县 | 3 | 1 | |
文安县 | 2 | 1 | |
永清县 | 1 | 1 | |
沧州市小计 | 18 | 9 | |
河间市 | 2 | 1 | |
任丘市 | 2 | 1 | |
泊头市 | 2 | 1 | |
献县 | 4 | 2 | |
南皮县 | 2 | 1 | |
沧县 | 2 | 1 | |
吴桥县 | 2 | 1 | |
盐山县 | 2 | 1 | |
衡水市小计 | 32 | 11 | |
桃城区 | 1 | 1 | |
冀州市 | 2 | 1 | |
深州市 | 4 | 1 | |
武强县 | 2 | 1 | |
阜城县 | 2 | 1 | |
武邑区 | 4 | 1 | |
景县 | 4 | 1 | |
饶阳县 | 2 | 1 | |
枣强县 | 3 | 1 | |
安平县 | 4 | 1 | |
故城县 | 4 | 1 | |
邢台市小计 | 22 | 9 | |
南宫市 | 4 | 2 | |
巨鹿县 | 3 | 1 | |
广宗县 | 3 | 1 | |
威县 | 3 | 1 | |
柏乡县 | 2 | 1 | |
清河县 | 2 | 1 | |
临西县 | 3 | 1 | |
新河县 | 2 | 1 | |
邯郸市小计 | 21 | 9 | |
肥乡区 | 1 | 1 | |
成安县 | 2 | 1 | |
临漳县 | 3 | 1 | |
邱县 | 4 | 2 | |
馆陶县 | 3 | 1 | |
魏县 | 4 | 1 | |
广平县 | 1 | 1 | |
曲周县 | 3 | 1 |
附表2
轮作休耕耕地质量监测点初始监测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轮作或季节性休耕区 □对照区)
地市名 |
| 县(市、区)名 |
| |||||||
乡(镇)名 |
| 村名 |
| |||||||
农户名 |
| 户主电话 |
| |||||||
位置 | 村中心点 方向约 米处 | 建点年度 |
| |||||||
经度(小数点后5位) |
| 纬度(小数点后5位) |
| |||||||
土类 |
| 亚类 |
| |||||||
土属 |
| 土种 |
| |||||||
有效土层厚度, cm |
| 耕层厚度, cm |
| |||||||
地貌类型 |
| 地块坡度, ° |
| |||||||
海拔高度, m |
| 12月中旬潜水埋深,厘米 |
| |||||||
常年降水量, mm |
| ≥0℃有效积温, ℃ |
| |||||||
≥10℃有效积温, ℃ |
| 耕地质量等级(1-10) |
| |||||||
灌溉能力 |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 |||||||||
排水能力 |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 |||||||||
原种植制度 |
| 地形部位 |
| |||||||
统计项目 | 第一季 | 第二季 | ||||||||
作物名称 |
|
| ||||||||
前3年平均产量及施肥情况 | 作物产量, kg/亩 |
|
| |||||||
有机肥氮肥,kg/亩 |
|
| ||||||||
有机肥磷肥,kg/亩 |
|
| ||||||||
有机肥钾肥,kg/亩 |
|
| ||||||||
化肥氮肥, kg/亩 |
|
| ||||||||
化肥磷肥, kg/亩 |
|
| ||||||||
化肥钾肥, kg/亩 |
|
| ||||||||
取土日期 | pH | 有机质(g/kg) | 全氮(g/kg)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缓效钾(mg/kg) | 有效硫(mg/kg) | |||
|
|
|
|
|
|
|
| |||
有效铁(mg/kg) | 有效锰(mg/kg) | 有效铜(mg/kg) | 有效锌 (mg/kg) | 有效硼 (mg/kg) | 有效钼 (mg/kg) | 交换性钙(cmol/kg) | 交换性镁(cmol/kg) | |||
|
|
|
|
|
|
|
| |||
土壤容重,(g/cm)3 | 机械组成
|
|
|
|
|
|
| |||
|
|
|
|
|
|
|
| |||
县级填表人: 电话:
附表2填表说明
1.经纬度坐标:将GPS仪设为大地2000坐标系校准后读取,保留5位小数。
2.土壤名称:按第二次土壤普查历史资料填写。
3.有效土层厚度:作物能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体厚度,保留整数位。
4.耕层厚度:犁底层以上,在野外实际测量确定,单位统一为厘米,保留一位小数。
5.地貌类型: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填写。
6.地形部位:按山间盆地、宽谷盆地、平原低阶、平原中阶、平原高阶、丘陵上部、丘陵中部、丘陵下部、山地坡上、山地坡中、山地坡下填写。
7.潜水埋深:是指地下水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即附近水井水面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季节性休耕区和对照区潜水埋深的监测,要求在井灌条件下,在种植制度、灌溉方式、水文地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要求该监测点周边休耕或对照实施面积不少于500亩,可实地观测或收集水文部门监测数据。对于面积少于500亩的,可在相邻较大区域安排进行。
8.灌溉能力:填写充分满足(降水不足时可以随时灌溉)、满足(降水不足时关键期可以保障灌溉)、基本满足(降水不足时关键期可以保障灌溉,但大旱之年不能保障灌溉)、不满足(无水浇条件)。
9.排水能力:填写充分满足(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无洪涝灾害)、满足(排水体系基本健全,丰水年暴雨后有短期洪涝发生,田面积水1天~2天)、基本满足(排水体系一般,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发生,田面积水2天~3天)、不满足(无排水体系,一般年份在大雨后发生洪涝,田面积水≥3天)。
10.典型种植制度: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填写。
11.常年施肥水平:应将还田秸秆中的养分计算在有机肥中。有机肥、秸秆养分含量参考下表:
种类 | 风干基(%) | 鲜基(%) | ||||
N | P2O5 | K2O | N | P2O5 | K2O | |
猪粪 | 2.090 | 1.871 | 1.298 | 0.547 | 0.561 | 0.353 |
猪粪尿 | 3.773 | 2.508 | 2.994 | 0.238 | 0.169 | 0.205 |
牛粪 | 1.560 | 0.875 | 1.078 | 0.383 | 0.218 | 0.277 |
牛粪尿 | 2.462 | 1.289 | 3.466 | 0.351 | 0.188 | 0.505 |
羊粪 | 2.317 | 1.047 | 1.541 | 1.014 | 0.495 | 0.638 |
鸡粪 | 2.137 | 2.013 | 1.830 | 1.032 | 0.946 | 0.860 |
玉米秸秆 | 0.748 | 0.943 | 1.519 |
|
|
|
小麦秸秆 | 0.565 | 0.153 | 1.536 |
|
|
|
12.茎叶产量:茎叶产量=籽粒产量×秸秆系数。小麦秸秆系数全国平均1.17,变幅1.00—1.38;玉米秸秆系数全国平均1.04,变幅0.89—1.38。高产田秸秆系数低,低产田秸秆系数高。
附表3
轮作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记载表
县(市、区)名 |
| 乡(镇)名 |
| |||||||||
村名 |
| 农户名 |
| |||||||||
监测点编号 |
| 监测点性质 | □轮作区 □非轮作区 | |||||||||
农户电话 |
| 建点年度 |
| |||||||||
统计项目 | 第1季 | 第2季 | ||||||||||
基本情况 汇总 | 作物名称 |
|
| |||||||||
作物品种 |
|
| ||||||||||
播种日期(年/月/日) |
|
| ||||||||||
收获日期(年/月/日) |
|
| ||||||||||
灌水总量(方/亩) |
|
| ||||||||||
作物产量 | 果实(kg/亩) |
|
| |||||||||
茎叶(kg/亩) |
|
| ||||||||||
施 肥 量 | 有机肥/ 秸秆还田 | N(kg/亩) |
|
| ||||||||
P2O5(kg/亩) |
|
| ||||||||||
K2O(kg/亩) |
|
| ||||||||||
化肥 | N(kg/亩) |
|
| |||||||||
P2O5(kg/亩) |
|
| ||||||||||
K2O(kg/亩) |
|
| ||||||||||
取土日期 | 耕层厚度(cm) | 容重(g/cm3) | 土壤紧实度(N/mm3) | pH | 有机质 (g/kg) | 全氮 (g/kg) | ||||||
|
|
|
|
|
|
|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缓效钾(mg/kg) | 水稳性大团聚体(%) | 微生物碳(mg/kg) | 微生物氮(mg/kg) |
| ||||||
|
|
|
|
|
|
| ||||||
县级填表人: 电话:
附表4
季节性休耕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记载表
县(市、区)名 |
| 乡(镇)名 |
| |||||||||
村名 |
| 农户名 |
| |||||||||
监测点编号 |
| 监测点性质 | □休耕区 □非休耕区 | |||||||||
农户电话 |
| 建点年度 |
| |||||||||
统计项目 | 第1季 | 第2季 | ||||||||||
基本情况 汇总 | 作物名称 |
|
| |||||||||
作物品种 |
|
| ||||||||||
播种日期(年/月/日) |
|
| ||||||||||
收获日期(年/月/日) |
|
| ||||||||||
灌水总量(方/亩) |
|
| ||||||||||
作物产量 | 果实(kg/亩) |
|
| |||||||||
茎叶(kg/亩) |
|
| ||||||||||
施 肥 量 | 有机肥/ 秸秆还田 | N(kg/亩) |
|
| ||||||||
P2O5(kg/亩) |
|
| ||||||||||
K2O(kg/亩) |
|
| ||||||||||
化肥 | N(kg/亩) |
|
| |||||||||
P2O5(kg/亩) |
|
| ||||||||||
K2O(kg/亩) |
|
| ||||||||||
取土日期 | 耕层厚度(cm) | 容重(g/cm3) | 土壤紧实度 (N/mm3) | pH | 有机质(g/kg) | 全氮 (g/kg) | ||||||
|
|
|
|
|
|
|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缓效钾(mg/kg) | 12月中旬潜水埋深(厘米) | 全年降水量,(毫米) | 盐分 (g/kg) |
| ||||||
|
|
|
|
|
|
| ||||||
县级填表人: 电话:
附表3、4填表说明
1、果实产量:果实产量测定可以去边行后实打实收,也可以随机取样测定。随机取样测定要全田块取五个以上面积1m2-2m2(细秆作物如水稻、小麦)、5m2-10m2(粗秆作物如玉米)的样方脱粒测产。
其他见附表2填表说明。
附表5
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析方法及技术要求
项目 | 方法标准 | 技术要求 |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贮存 | NY/T 1121.1 |
|
土壤pH | NY/T 1121.2 | 保留1位小数 |
有机质 | NY/T 1121.6 | g/kg,保留3位有效数字 |
全氮 | NY/T 1121.24 | g/kg,保留小数点后3位 |
有效磷 | NY/T 1121.7 | mg/kg,保留小数点后1位 |
速效钾、缓效钾 | NY/T 889 | mg/kg,保留整数 |
交换性钙、镁 | NY/T 1615-2008 | cmol/kg,保留小数点后1位 |
有效硫 | NY/T 1121.14 | mg/kg,保留小数点后2位 |
有效铁、锰 | NY/T 890 | mg/kg,保留小数点后1位 |
有效铜、锌 | NY/T 890 | mg/kg,保留小数点后2位 |
有效硼 | NY/T 1121.8 | mg/kg,保留小数点后2位 |
有效钼 | NY/T 1121.9 | mg/kg,保留小数点后2位 |
土壤容重 | NY/T 1121.4 | g/cm3,保留小数点后2位 |
水稳性大团聚体 | NY/T 1121.19 | %,保留小数点后1位 |
微生物碳 | NY/T 1749 | mg/kg,保留小数点后1位 |
微生物氮 | NY/T 1749 | mg/kg,保留小数点后1位 |
机械组成 | NY/T 1121.3 | %,保留整数 |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 | NY/T 1121.16 | g/kg,保留小数点后1位 |
土壤紧实度 | LY/T 1223 | N/mm3,保留小数点后1位 |
20200805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北省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方案(2020年度)》的通知(冀农厅办发〔2020〕114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