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农业农村局深入田间地头在全市8个耕地质量监测点为耕地把脉问诊

来源: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4-9-30 12:24:28

为解除农民种地不增产的困惑,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粮食产量的最大化,必须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22个乡镇及1个工业园区分别建立了8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和辅助监测点4个。近日来,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专业技术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在耕地质量监测点为耕地把脉问诊。

此次耕地质量监测点田间考察工作主要是对区域内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及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有效监测。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促进武安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开展粮食耕地质量监测,掌握耕地质量现状和存在问题,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每到一处,农技人员就对耕地质量监测点内外的土壤和作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采样,并对样品进行土壤化验和考种,分析不同季节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及不同养分状态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采样过程中,农技人员观察到几乎所有监测点土壤中均有蚯蚓活动,该现象表明武安市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效果显著。 

目前武安市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得到了省、市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领导的肯定,我们将在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和玉米单产提升等重点领域持续攻关,通过耕地质量监测,准确掌握耕地质量渐变规律,预测一定时期内耕地质量变化程度,提早发现耕地质量退化的潜在威胁。结合农作物生长发育要求进行科学调控,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和养护,因地制宜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做好耕地培肥改良、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争做河北省耕地质量提升的“试验田”。

版权所有: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制作: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
冀ICP备06019716号-5 | 网站标识码:130000003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77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