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2024年,依托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示范区建设项目,沧州市继续开展“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把“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转化为一项常态化长效化工作。
示范区设在黄骅市旧城镇草堂村祥丰种植合作社,隶属滨海平原区,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壤盐碱,土壤类型为氯化物盐化潮土,盐化程度呈中度-重度分布。示范面积250亩,示范作物为玉米。示范区共设置3种技术模式,分别为:深耕+秸秆还田+配方肥+微生物菌剂20L/亩;深耕+秸秆还田+配方肥+土壤改良剂①25L/亩;深耕+秸秆还田+配方肥+土壤改良剂②2kg/亩。
示范区主要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和退化耕地治理修复两个方面,开展盐碱土壤改良治理技术示范,展示盐碱障碍耕地治理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调查、监测土壤养分与理化性状变化和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情况。通过总结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展示耕地治理效果,示范带动全市耕地质量提升,为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提供技术支撑。